國(guó)家能源局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的(de)通知

發布日期:2024-05-28 浏覽量:1501次
字體大(dà)小:【大(dà)
分享:

國(guó)家能源局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的(de)通知

國(guó)能發煤炭〔2024〕38号


各産煤省(自治區)能源局,有關産煤省(自治區)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、煤炭行業管理部門,有關中央企業:

  爲(wéi / wèi)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決策部署,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,推進數智技術與煤炭産業深度融合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水平,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,現通知如下。

  一(yī / yì /yí)、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凝聚行業共識。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、國(guó)家能源局等部門《關于(yú)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(de)指導意見》(發改能源〔2020〕283号)印發以(yǐ)來(lái),各産煤地(dì / de)區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,細化配套支持政策,加快科技創新應用,建成了(le/liǎo)一(yī / yì /yí)批技術先進、引領性強的(de)智能化示範煤礦,減人(rén)增安提效成效顯著,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加快發展、縱深推進新階段。但仍面臨着建設進展不(bù)平衡、運行水平有待提升、核心技術裝備支撐不(bù)足、人(rén)才保障亟需加強等問題。各産煤省區和(hé / huò)煤礦企業要(yào / yāo)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(yú)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(de)決策部署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統一(yī / yì /yí)思想、提高認識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标導向,強化統籌規劃、分步實施,推動煤礦智能化向更大(dà)範圍、更深層次、更高質量發展,爲(wéi / wèi)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、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提供有力支撐。

  二、全面推進建設煤礦智能化發展。新建煤礦原則上(shàng)按照智能化标準設計建設,采掘(剝)機運通選等主要(yào / yāo)生産環節可結合實際情況編制智能化專項設計,工藝選擇、設備選型等應符合智能化标準規範,在(zài)聯合試運轉和(hé / huò)竣工驗收時(shí)要(yào / yāo)對智能化生産系統進行評估、驗收,保證系統運轉正常。在(zài)建煤礦特别是(shì)大(dà)型在(zài)建煤礦要(yào / yāo)結合建設進度優化設計,及時(shí)增補智能化建設方案,具備條件的(de)力争在(zài)竣工投産前完成智能化建設。

  三、加快推進生産煤礦智能化改造。生産煤礦在(zài)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的(de)前提下,積極有序推進生産、經營、管理環節智能化改造,重點推進大(dà)型煤礦和(hé / huò)災害嚴重煤礦智能化改造。大(dà)型煤礦要(yào / yāo)加快智能化改造,到(dào)2025年底前建成單個(gè)或多個(gè)系統智能化,具備條件的(de)要(yào / yāo)實現采掘系統智能化。鼓勵300萬噸/年以(yǐ)上(shàng)的(de)生産煤礦全面推進主要(yào / yāo)生産環節智能化改造,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統智能化煤礦。災害嚴重煤礦以(yǐ)及海拔高于(yú)2400米或采深大(dà)于(yú)600米的(de)生産煤礦,要(yào / yāo)根據地(dì / de)質條件與災害特點一(yī / yì /yí)礦一(yī / yì /yí)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,加快推進重點危險環節智能化改造,全面增強生産安全保障能力。發生較大(dà)及以(yǐ)上(shàng)事故的(de)煤礦,複産前要(yào / yāo)制定智能化建設方案,明确完成時(shí)限,按要(yào / yāo)求限期建成。

  四、創新智能化建設模式。加快推廣《全國(guó)煤礦智能化建設典型案例彙編(2023年)》推薦的(de)成熟方案,因地(dì / de)制宜探索應用适合本地(dì / de)區、本企業的(de)智能化建設模式。鼓勵煤礦企業持續優化完善主要(yào / yāo)生産系統智能化建設技術方案,強化多系統聯動耦合,努力實現單個(gè)系統智能化向煤礦整體智能化升級。充分發揮重點企業生産集中優勢,開展群礦聯合升級建設,推動形成礦區整體規劃、梯次推進的(de)建設模式,加快智能化煤礦高水平集群化發展。深入挖掘智能化系統運行中的(de)節能降碳潛力,推廣應用智能充填開采、邊采邊複等綠色開采技術,推動礦區智能綠色協同發展。

  五、持續推進智能化系統優化升級。順應新一(yī / yì /yí)代數智技術快速發展趨勢,發揮《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》指導作用,持續提升成套裝備智能控制水平和(hé / huò)生産系統自主運行能力。井工煤礦評價結果達到(dào)Ⅰ類建設條件的(de)鼓勵按照中級及以(yǐ)上(shàng)标準開展建設,達到(dào)Ⅱ、Ⅲ類建設條件的(de)鼓勵按照初級及以(yǐ)上(shàng)标準開展建設,重點推進開采系統智能決策自主運行、掘進系統工藝設備高效協同,采掘工作面實現超視距遠程控制與現場少人(rén)無人(rén),推廣應用輔助運輸智能調度、固定場所無人(rén)值守、通風系統全面感知與實時(shí)解算、危險繁重崗位機器人(rén)替代。露天煤礦重點推進自主采裝、礦用卡車無人(rén)駕駛、裝運卸機器人(rén)化協同作業,提升多工序智能協同水平。選煤廠重點推進高精度煤質在(zài)線檢測、智能分選控制,實現全流程智能監測、決策與控制。

  六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支撐。持續推進高精度礦用傳感器、控制器、工業基礎軟件等研發應用,推動終端裝備加載自主可控的(de)操作系統,強化數據融合共享。加強新一(yī / yì /yí)代通信技術、人(rén)工智能(AI)、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鼓勵具備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方建設煤炭工業互聯網平台,逐步實現煤礦生産、經營、管理等數據的(de)智能分析和(hé / huò)統一(yī / yì /yí)管理。推廣AI視頻智能監控、井下高精度定位、露天礦邊坡監測預警等系統,強化關鍵區域、重點崗位的(de)實時(shí)監控。

  七、提升系統常态化運行實效。鼓勵引導煤礦企業會同科研機構、裝備制造企業聯合組建技術創新團隊,研發便捷可靠的(de)智能運維設備,及時(shí)解決運行過程中存在(zài)的(de)問題。充分挖掘已建系統的(de)功能潛力,提升場景化應用和(hé / huò)現場适應性,推動采煤自動截割與跟機移架、掘進遠控截割、露天煤礦卡車無人(rén)駕駛編組化運行、選煤廠自動加介與裝車等重點生産環節智能系統的(de)精細化、常态化穩定可靠運行。鼓勵煤礦企業設立智能化專業運維機構,制定常态化運行管理制度,強化常态化運行成效評價,持續提升運維質量和(hé / huò)管理水平。加強智能系統建設運行的(de)調度分析和(hé / huò)監督檢查,對于(yú)建而(ér)不(bù)用、用而(ér)不(bù)實的(de),将視情降低或取消智能化評定等級。

  八、加快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應用。發揮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平台要(yào / yāo)素集聚優勢,圍繞制約智能化發展的(de)關鍵技術瓶頸,綜合運用“揭榜挂帥”“賽馬”等方式,引導煤礦企業和(hé / huò)社會力量開展科技攻關,重點突破高精度地(dì / de)質探測、煤岩識别、工作面設備群協同控制、(半)連續開采智能成套裝備、智能單兵裝備、輔助作業機器人(rén)等技術難題。加大(dà)重大(dà)技術裝備示範應用,将煤礦智能化先進适用技術裝備列爲(wéi / wèi)能源領域首台(套)重大(dà)技術裝備支持範圍,推動提升國(guó)産化、成套化水平。

  九、發揮标準引領作用。推進落實《煤礦智能化标準體系建設指南》(國(guó)能發科技〔2024〕18号),指導有關方面加快制修訂智能化設計與建設規範、接口協議與信息交互、新型智能傳感與控制系統、運行維護與質量評價等急需标準,建立健全煤礦智能化基礎通用、生産系統、技術裝備、信息基礎、運維保障與管理等标準體系。加大(dà)煤礦智能化标準制修訂支持力度,研究建立煤炭裝備全國(guó)标準化、煤礦智能化行業标準化等技術組織,在(zài)國(guó)家标準和(hé / huò)能源、煤炭行業标準立項和(hé / huò)經費等方面予以(yǐ)重點保障。

  十、加大(dà)政策支持力度。新建煤礦采掘系統按智能化設計、生産煤礦實現采掘智能化的(de),按照煤炭先進産能标準管理,在(zài)産能置換、核準核增、産能儲備、複工複産等方面享受差别化政策。國(guó)家在(zài)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内投資、碳減排支持工具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專項中予以(yǐ)重點支持,智能化建設工作進展及成效作爲(wéi / wèi)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内投資安排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參考。各産煤省區要(yào / yāo)結合實際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完善激勵政策,研究設立專項獎補資金,加強示範項目建設推廣,強化智能化煤礦項目建設要(yào / yāo)素保障,爲(wéi / wèi)智能化建設創造良好條件。

  十一(yī / yì /yí)、加強人(rén)才隊伍建設。創新智能化人(rén)才引進、培養、選拔方式,鼓勵煤礦企業與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、裝備制造企業共建智能化教育培訓實踐基地(dì / de),培育煤礦智能化複合型人(rén)才,提高一(yī / yì /yí)線職工智能化操作水平。推動智能化煤礦勞動力轉型,完善煤炭行業職業分類,制定智能巡檢、運維、集控、監測、通訊、網絡、數據工程師等崗位配置及專業技能等級标準,鼓勵煤礦企業設立智能裝備工程師、運維技師等專業崗位,優化薪酬分配制度,暢通智能化人(rén)才發展通道(dào)。

  十二、強化任務實施和(hé / huò)指導協調。各産煤省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(煤礦智能化建設牽頭部門)要(yào / yāo)會同有關部門,加強煤礦智能化整體謀劃和(hé / huò)協同推進,根據本通知精神研究制定落實意見,科學合理确定建設目标,指導大(dà)型煤礦和(hé / huò)災害嚴重煤礦明确智能化建設任務和(hé / huò)完成時(shí)限,引導其他(tā)具備條件的(de)煤礦全面推進智能化建設,建立項目實施清單台賬,落實意見及項目清單于(yú)2024年7月底前報送國(guó)家能源局。有關中央企業按以(yǐ)上(shàng)要(yào / yāo)求做好本通知落實工作。各産煤省區要(yào / yāo)建立健全監測調度和(hé / huò)定期會商機制,按照我局煤礦智能化建設定期調度工作的(de)通知要(yào / yāo)求,按時(shí)報送建設進展和(hé / huò)運行成效。國(guó)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發揮煤礦智能化發展協調機制作用,強化頂層設計、政策支持和(hé / huò)指導協調,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(de)重大(dà)問題。

來(lái)源:國(guó)家能源局

  國(guó)家能源局

  2024年5月21日


上(shàng)一(yī / yì /yí)篇 : 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印發《2024—2025... 下一(yī / yì /yí)篇 : 内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财政...
往期 新聞

關注或聯系我們

咨詢熱線:0471-3290577

聯系我們
京ICP證000000号 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0429号 網站地(dì / de)圖 技術支持 國(guó)風網絡
友情鏈接

内蒙古成爲(wéi / wèi)電能服務有限|成爲(wéi / wèi)電能|能耗在(zài)線監測|環保治理設施智能監測|電力需求側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