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監管總局關于(yú)統籌運用質量認證
服務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的(de)實施意見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(hé / huò)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(廳、委),各認證機構,各有關單位:
爲(wéi / wèi)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的(de)重大(dà)決策部署,統籌運用質量認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,現提出(chū)如下意見。
一(yī / yì /yí)、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 (一(yī / yì /yí))指導思想 以(yǐ)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(wéi / wèi)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,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按照《中共中央、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的(de)意見》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以(yǐ)及《市場監管系統推進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實施方案》的(de)部署要(yào / yāo)求,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建設,優化制度供給,規範認證實施,全面服務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目标實現。 (二)工作原則 1. 總體部署、統籌推進。堅持系統謀劃,加強統籌協調,完善頂層設計,有計劃、分步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建設。 2. 因地(dì / de)制宜、精準施策。堅持目标導向,充分調研各地(dì / de)區、各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實際需求,提升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供給水平。 3. 政府推動、市場協同。堅持雙輪驅動,一(yī / yì /yí)方面有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,另一(yī / yì /yí)方面有效激發相關企業、行業組織、科研機構、認證檢測機構等創新能力,形成政府和(hé / huò)市場協同高效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發展格局。 4. 強化監管、優化環境。堅持規範發展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完善認證監管機制,持續加大(dà)監管力度,營造公平競争、健康有序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市場環境。 5. 面向國(guó)際、打造品牌。堅持開放合作,推動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高水平接軌國(guó)際,培育國(guó)際知名認證品牌,向國(guó)際提供具有中國(guó)特色的(de)認證方案。 (三)主要(yào / yāo)目标 到(dào)2025年,基本建成直接涉碳類和(hé / huò)間接涉碳類相結合、國(guó)家統一(yī / yì /yí)推行與機構自主開展相結合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。分步建立産品碳标識認證、碳相關管理體系和(hé / huò)服務認證等直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,完善綠色産品認證、能源管理體系認證、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間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,初步形成各類制度協同促進、認證市場規範有序、應用采信範圍廣泛、國(guó)際合作互認互信的(de)發展格局,爲(wéi / wèi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提供科學公正、準确高效的(de)質量認證技術服務。 二、重點任務 (四)加快建立直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 結合碳減排、碳清除、碳披露等發展需求和(hé / huò)标準建設情況,圍繞産業鏈、供應鏈低碳化轉型要(yào / yāo)求,建立健全以(yǐ)排放核查爲(wéi / wèi)基礎的(de)直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。在(zài)産品層面有序建立國(guó)家統一(yī / yì /yí)推行的(de)産品碳标識認證制度,統一(yī / yì /yí)制定認證目錄、認證實施規則和(hé / huò)認證标識,按照“成熟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、設立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”的(de)原則,逐步開展産品碳足迹等碳标識認證;在(zài)組織、服務等層面逐步建立碳相關管理體系和(hé / huò)服務認證制度。 (五)統籌協調間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 充分發揮産品、管理體系和(hé / huò)服務認證對提升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治理能力的(de)支撐作用,圍繞産業鏈、供應鏈協同發力,統籌完善現有的(de)綠色産品、能源管理體系、環境管理體系等認證制度,針對不(bù)同對象科學組合、綜合運用,形成“一(yī / yì /yí)攬子(zǐ)”間接涉碳類認證制度體系。 (六)規範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 加強認證機構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管理,針對認證規則的(de)合規性與科學性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明确備案要(yào / yāo)求,加強質量評估,規範和(hé / huò)引導認證機構自主研發面向市場、科學合理的(de)涉碳類認證制度。 (七)加大(dà)創新研發力度 大(dà)力開展涉碳類認證技術研究,鼓勵認證機構與産學研用等各方面緊密協作,針對産品、組織、服務等不(bù)同認證對象,創新研發滿足市場需求的(de)綠色低碳認證項目,增加認證制度供給。 (八)開展認證試點示範 鼓勵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區與行業先行先試,以(yǐ)實踐爲(wéi / wèi)基礎,在(zài)重點領域和(hé / huò)成熟行業率先探索開展産品碳足迹、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試點,爲(wéi / wèi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建設積累經驗。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發揮“頭雁效應”,在(zài)重點領域創建一(yī / yì /yí)批質量認證服務行業和(hé / huò)區域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的(de)示範工程。 (九)建立認證評估機制 建立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實施效果評估機制,從先進性與适用性等方面确定量化指标,定期評估體系建設、實施與應用效果,促進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不(bù)斷完善。 (十)推動認證結果采信 充分發揮認證認可部際協調機制作用,推動建立政府、行業、社會等多層面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采信機制。鼓勵企業、集團和(hé / huò)社會組織等在(zài)集采評價時(shí)将認證結果作爲(wéi / wèi)評價指标項。推動綠色信貸、綠色金融等向獲證企業傾斜,通過碳普惠機制培育消費者低碳行爲(wéi / wèi),引導國(guó)際貿易、行業管理、市場采購、社會治理等多領域廣泛采信認證結果。 (十一(yī / yì /yí))深化國(guó)際交流合作 立足國(guó)情實際,加強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國(guó)際交流合作,主動參與國(guó)際涉碳類認證規則和(hé / huò)相關認證依據标準的(de)制定與銜接工作。積極培育認證國(guó)際化人(rén)才和(hé / huò)從業機構,支持具有國(guó)際市場優勢和(hé / huò)技術創新能力的(de)認證機構參與國(guó)際合作互認,打造國(guó)際知名的(de)認證品牌,不(bù)斷增強國(guó)際影響力和(hé / huò)話語權,推動建立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赢的(de)全球氣候治理體系。 三、保障措施 (十二)強化監督管理 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類涉碳類認證評價活動的(de)規範和(hé / huò)引導,加大(dà)認證機構“雙随機、一(yī / yì /yí)公開”監督檢查和(hé / huò)認證有效性抽查力度,推動認證有效性和(hé / huò)公信力提升。依法查處認證違法違規行爲(wéi / wèi),及時(shí)向社會公布失信信息并依法依規納入國(guó)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,保障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制度體系規範有效實施。 (十三)加強能力建設 充分發揮相關标準化機構、認證從業機構、技術研究機構、高等院校的(de)作用,加大(dà)認證依據标準研究力度,提高綠色低碳技術基礎研究水平,促進認證技術創新發展,加強綠色低碳認證人(rén)才培養,爲(wéi / wèi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認證提供技術支撐和(hé / huò)人(rén)才儲備。 (十四)加大(dà)宣傳引導 開展多種形式的(de)宣傳推廣活動,引導各地(dì / de)區、各行業積極運用質量認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。通過質量月、質量認證宣傳周、世界認可日等主題宣傳活動,加強對公衆綠色低碳科普教育,普及認證基礎知識,廣泛凝聚共識,形成推動合力,引導社會各方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,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(de)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。 市場監管總局 2023年10月12日
内蒙古成爲(wéi / wèi)電能服務有限|成爲(wéi / wèi)電能|能耗在(zài)線監測|環保治理設施智能監測|電力需求側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