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業是(shì)國(guó)民經濟和(hé / huò)社會發展的(de)生力軍,是(shì)擴大(dà)就(jiù)業、改善民生、促進創新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力量,是(shì)保就(jiù)業、保民生、保市場主體、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抓手。爲(wéi / wèi)深入貫徹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,落實工信部“一(yī / yì /yí)起益企”中小企業服務行動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大(dà)助企惠企力度,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,制定本方案。
一(yī / yì /yí)、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
以(yǐ)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(wéi / wèi)指導,認真貫徹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,深入落實國(guó)家和(hé / huò)自治區關于(yú)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(de)決策部署,堅持“兩個(gè)毫不(bù)動搖”,按照工信部構建中小企業“321”工作體系(即政策體系、服務體系、發展環境三個(gè)領域,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,加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兩個(gè)重點,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(hé / huò)專業化水平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目标)要(yào / yāo)求,堅持培優企業與培強産業相結合,強化政策惠企、服務助企、環境活企、創新強企、人(rén)才興企,更好發揮中小企業在(zài)經濟發展中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作用。
二、主要(yào / yāo)目标
到(dào)2025年,優質中小企業數量持續擴大(dà),新培育專精特新“小巨人(rén)”企業30戶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200戶、創新型中小企業500戶,新增“小升規”工業企業500戶以(yǐ)上(shàng),實現上(shàng)市企業10戶;服務體系不(bù)斷健全,新培育國(guó)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20個(gè)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(dì / de)10個(gè),新培育自治區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80個(gè)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(dì / de)10個(gè);融資服務能力顯著提升,全區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總量保持增長,新增助保金貸款30億元、信易貸60億元。
三、重點任務
(一(yī / yì /yí))梯度培育行動。深入落實《内蒙古自治區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》,着力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。聚焦“兩個(gè)基地(dì / de)”建設,圍繞重點産業集群和(hé / huò)産業鏈,建立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,加強動态管理,做好跟蹤監測,實施精準培育。加強示範引領,每年認定公布一(yī / yì /yí)批創新型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,争創一(yī / yì /yí)批專精特新“小巨人(rén)”企業。2023年,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0戶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60戶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(rén)”企業6戶,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戶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二)技術創新行動。加強中小企業創新平台建設,培育認定一(yī / yì /yí)批自治區級中小企業技術中心。圍繞重點産業鏈關鍵環節,發布關鍵核心技術(裝備)攻關計劃,通過揭榜挂帥、賽馬制等方式,支持中小企業實施關鍵核心技術(裝備)攻關。開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、質量品牌标準賦值中小企業行動,圍繞重點産業鏈組織開展大(dà)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活動。推動校(所)企協同創新,開展“千校萬企”協同創新夥伴活動,每年發布一(yī / yì /yí)批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清單和(hé / huò)中小企業研發攻關需求清單,定期組織産學研供需對接,支持校(所)企開展訂單式研發和(hé / huò)關鍵技術攻關。依托自治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,集聚高校院所和(hé / huò)龍頭企業創新資源,推動産學研合作對接,爲(wéi / wèi)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提供一(yī / yì /yí)站式服務。建設内蒙古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平台,推動專利成果轉化。培育一(yī / yì /yí)批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(dì / de),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、集聚集約發展。2023年,培育國(guó)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(dì / de)4個(gè)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教育廳、科技廳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三)數字化綠色化發展行動。推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,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,積極推廣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和(hé / huò)《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标》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》,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進園區系列活動。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行動,推動中小企業節能技術改造,在(zài)化工、冶金、建材、食品加工、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創建一(yī / yì /yí)批綠色制造示範企業。編制公布《内蒙古自治區工業領域重點綠色低碳技術推廣目錄(2023年)》,推廣先進适用綠色低碳技術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)
(四)融資服務行動。加強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支持,滿足中小企業合理融資需求。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擴大(dà)融資擔保規模。推進金融服務五大(dà)任務,組織開展差異化政金企精準高效對接活動。落實《内蒙古自治區中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融資服務指導意見》,持續推動盟市開展“助保貸”融資服務。繼續擴大(dà)“信易貸”融資服務範圍,不(bù)斷提高中小企業信用融資獲得率。深入實施企業上(shàng)市“天駿計劃”,梯次推進企業上(shàng)市,加快企業上(shàng)市儲備培育。設立内蒙古專精特新企業專闆,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(de)能力。組織開展資本市場專題培訓、路演、對接活動,爲(wéi / wèi)後備企業上(shàng)市挂牌提供全流程、全周期咨詢服務。2023年,新增“助保貸”、“信易貸”各10億元;力争實現5家企業上(shàng)市首發貨币政策。(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呼和(hé / huò)浩特中心支行、内蒙古銀保監局、自治區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工信廳、發展改革委、内蒙古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五)市場開拓行動。認真落實自治區《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》,爲(wéi / wèi)中小企業提供政府采購信息和(hé / huò)咨詢服務,擴大(dà)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機會。組織中小企業參加中國(guó)國(guó)際中小企業博覽會、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、中德(歐)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大(dà)會、APEC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國(guó)際合作研讨會、創客中國(guó)國(guó)際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(dà)賽等活動,爲(wéi / wèi)企業搭建展示、交易、交流、合作平台。組織開展産需對接活動,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。支持中小企業與電商平台合作,推動直播帶貨,促進線上(shàng)線下銷售融合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财政廳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)
(六)人(rén)才興企行動。積極組織參加國(guó)家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(rén)才培訓,着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者專業化能力和(hé / huò)水平。持續開展中小企業網上(shàng)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,鼓勵高校畢業生到(dào)中小企業創新創業。推動職業院校與中小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、套餐制培訓,共同培育技能人(rén)才。開展企業用工需求對接工作,搭建工業園區人(rén)才供需對接平台,定期向園區企業開展用工推薦,有效緩解工業企業用工難問題。優化中小企業職稱評審工作,支持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(rén)才申報職稱,将技術創新、專利發明、成果轉化、技術推廣、标準制定等方面獲得的(de)工作績效、創新成果作爲(wéi / wèi)其申報職稱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參考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教育廳、人(rén)社廳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七)集群培育行動。落實《内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培育認定管理暫行辦法》,圍繞自治區重點産業鏈,培育一(yī / yì /yí)批主導産業聚焦、優勢特色突出(chū)、資源要(yào / yāo)素彙聚、協作網絡高效、治理服務完善、核心競争力較強的(de)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。2023年,培育認定自治區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10個(gè)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農牧廳、能源局、林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)
(八)服務提升行動。以(yǐ)《中小企業促進法》實施20周年爲(wéi / wèi)契機,鼓勵各盟市結合自身實際,采取“走出(chū)去、請進來(lái)”的(de)方式,組織轄内中小企業赴先進省市開展學習交流,推動盟市開展“政策大(dà)講堂”政策宣貫活動。利用“蒙企通”平台,彙集各類政策信息,加強智能匹配與精準推送,打通政策落地(dì / de)“最後一(yī / yì /yí)公裏”。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建設,發揮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作用,及時(shí)發布中小企業融資、用工、産需信息,積極參與各類融資對接、産需對接等活動,爲(wéi / wèi)中小企業提供信息、創新創業、人(rén)才培訓、管理咨詢、市場開拓、法律咨詢等服務。組織開展“中小企業服務月”活動,拓展服務範圍,豐富服務内容,提升服務效能。推動盟市設立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站,配備服務專員,開展孵化培育、成長扶持、推動壯大(dà)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務,不(bù)斷提升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水平。充分利用自治區中小企業400服務熱線和(hé / huò)服務信箱,暢通中小企業訴求渠道(dào)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九)環境優化行動。開展全區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,以(yǐ)評促建、以(yǐ)評促改、以(yǐ)評促優,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。落實《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》、《關于(yú)建立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的(de)實施意見》,健全防範和(hé / huò)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,加大(dà)清欠力度,實現應清盡清,無分歧賬款動态清零,依法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财政廳、國(guó)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)
四、保障措施
(一(yī / yì /yí))加強組織協調。充分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作用,強化組織領導,凝聚工作合力,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幫助中小企業穩定發展預期、增強發展信心,共同做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。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改進中小企業服務,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(de)困難和(hé / huò)問題,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。(自治區工信廳負責)
(二)加強政策支持。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大(dà)自治區财政資金支持力度,擴大(dà)重點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範圍。深入落實減稅降費、穩崗返還等政策,切實推動已出(chū)台政策措施落地(dì / de)見效。落實企業吸納就(jiù)業稅費支持政策、社保補貼政策等,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經營。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、增值稅留抵退稅、減征“六稅兩費”、減征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、減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(rén)增值稅等支持政策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财政廳、人(rén)社廳、内蒙古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)
(三)加強宣傳引導。各部門要(yào / yāo)認真做好政策文件宣傳解讀工作,提高惠企政策知曉率、惠及率和(hé / huò)滿意率。充分利用新媒體和(hé / huò)傳統媒體資源,加強典型案例推廣,重點宣傳中小企業的(de)創新精神和(hé / huò)突出(chū)貢獻,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(de)良好氛圍。(自治區工信廳、财政廳、人(rén)社廳、内蒙古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)